中国医疗美容

主 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 办: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出 版:《中国医疗美容》杂志社有限公司
社长兼总编辑:张一鸣
责任编辑:张少伟   张云川
市 场:010-82755409    
编 辑:010-82755419 
邮 箱:ylmr@vip.163.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院A座1503 室       
邮 编:100048
印 刷:北京联合互通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广 告:《中国医疗美容》杂志社有限公司
定 价:每期35元 月刊 全年420元
国内邮发代号:82-366 
国内统一连续性出版物号
CN11-6007/R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2095-0721
 
 
 

专家共识

  • 聚乳酸面部填充剂注射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田宏伟;

    聚(左旋)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作为一种生物刺激剂,用于软组织增强,刺激胶原蛋白的形成,可纠正与衰老相关的面部容量损失。随着求美者对年轻化治疗需求的增加,医生不断寻求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结合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特点,对不同程度的衰老提出具体分级治疗方案,并给出了与埋线提升技术等其他微创面部年轻化技术的联合方案。

    2025年07期 v.15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光电声美容技术

  • 黄金微针联合点阵二氧化碳激光与瘢痕松解术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观察和体验感分析

    房黎亚;王甜甜;周璟;乔桂芝;赵莹;宫模杰;王宝林;

    目的 探究黄金微针联合点阵二氧化碳(CO_2)激光与瘢痕松解术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并评估体验感和舒适度。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5月于枣庄市立医院、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菏泽市立医院就诊的98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黄金微针射频联合点阵CO_2激光与瘢痕松解治疗为观察组(49例),CO_2激光与瘢痕松解治疗为对照组(49 例)。比较两组患者瘢痕权重评分(ECCA评分)、整体美容效果改善表(GAIS)、面部痤疮瘢痕生活质量(FASQoL)评分和体验感评分(疼痛、瘀斑、水肿、红斑、色沉消退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ECCA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ECCA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整体美容效果改善总有效率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ASQoL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FASQoL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和第3次治疗,观察组疼痛、水肿、红斑、色沉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验感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金微针射频联合点阵CO_2激光与瘢痕松解术,不仅可以有效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还有助于面部美观度的提升、促进皮肤屏障功能恢复,患者体验感好,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2025年07期 v.15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 脉冲染料激光抑制颌面部外伤早期瘢痕的应用研究

    李伟伟;邵礼飞;于海州;

    目的 分析脉冲染料激光对抑制颌面部外伤早期瘢痕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4年3月至2025年4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0例颌面部外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0例接受脉冲染料激光的患者纳入治疗组(采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并将40例自愿拒绝激光预防瘢痕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硅凝胶瘢痕贴)。比较两组疗效、病灶面积差值、瘢痕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量表(SCAR)]、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较对照组67.50%(27/4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病灶面积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的患者比,治疗组的患者瘢痕评分(VSS、SCAR)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1/40)、20.00%(8/40),治疗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7.50%(39/40),较对照组80.00%(32/4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颌面部外伤患者采用脉冲染料激光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瘢痕情况,且安全性理想,患者治疗满意度高。

    2025年07期 v.15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 甘草锌颗粒联合精准强脉冲光治疗难治性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

    张荣荃;王倩;王西京;

    目的 探讨甘草锌颗粒与精准强脉冲光(DPL)联合治疗难治性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PP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我院96例难治性PPR患者开展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DPL治疗,试验组接受甘草锌颗粒联合DPL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抗菌肽-37(LL-37)、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A9)]、皮肤屏障功能及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TNF-α、IL-1β、LL-37、S100A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经表皮水分流失值低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皮肤弹性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锌颗粒联合DPL治疗难治性PPR患者效果显著,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缓解皮肤症状。

    2025年07期 v.15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 强脉冲光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观察

    郑雅男;罗启;汤榕;李雪丽;兰建平;

    目的 探究强脉冲光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玫瑰痤疮患者50例,将其分为联合组(强脉冲光+多西环素)和单一组(多西环素)。通过VISIA皮肤分析仪定量评估红色区改善,检测血清CRP、TNF-α水平,采用DLQI量表评估生活质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84.00%)显著高于单一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治疗后联合组VISIA评分、CRP、TNF-α、临床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脉冲光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玫瑰痤疮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病理学特征,缓解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5年07期 v.15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 红宝石调Q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应用

    付贤琴;龙艳;何珊珊;崔乃文;杜春雪;

    目的 探讨红宝石调Q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医学美容科收治的68例 Fitzpatrick Ⅲ、Ⅳ型雀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红宝石调Q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强脉冲光治疗。统计分析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临床疗效、VISIA皮肤特征分析指标(包括色素斑、皱纹、纹理、毛孔、红色区、紫质)、皮损情况(包括皮损面积评分、皮损颜色评分、皮损总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6.47%)显著低于观察组(9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ISIA皮肤特征分析指标、皮损情况、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等干预后均有所改善,且对照组改善效果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58.82%)明显低于观察组(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红宝石调Q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皮损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皮肤整体状况,安全性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

    2025年07期 v.15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皮肤美容

  • 口服胶原蛋白肽与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肽在面部皮肤抗衰老中的作用

    门月华;李婷婷;吴雯婷;张瑜;黄祺甯;张春雷;

    目的 比较口服胶原蛋白肽与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肽对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丢失及眼周、面颊特定区域皮肤状态的影响,为此类营养素是否具有皮肤抗衰老功能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 2023年3月至2023 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招募入组的女性受试者,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式评估两种营养素受试者服用后4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胶原蛋白肽组与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肽组在皮肤整体状态、表层色素、深层色素、平滑度、皱纹(深层、浅层、细纹)、红色区域、经皮水分丢失及角质层含水量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且未引起明显不良反应;同时,与胶原蛋白肽组相比,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肽组经皮水分丢失及角质层含水量改善更为显著,其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口服胶原蛋白肽及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肽等营养素能够改善皱纹、提高皮肤平滑度、减少毛孔数量及色素等皮肤老化问题,同时在应用期间及应用后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2025年07期 v.15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 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面部痤疮的临床观察

    刘利利;马丽娜;杨战航;

    目的 探讨分析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面部痤疮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轻中度面部痤疮患者19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分别予以红蓝光治疗和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红蓝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皮肤生理指标、痤疮瘢痕评分及炎症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研究者全球评分(IGA)、临床痤疮瘢痕评分(ECCA)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面部痤疮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皮肤生理指标、痤疮瘢痕评分改善,且安全性高。

    2025年07期 v.15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 微针联合治疗对中重度雄激素性秃发患者心理精神健康状态的有效性评价

    赵伟;赵晶辉;杨一诺;张凡;

    目的 评价微针联合治疗对中重度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心理精神健康状态及生活质量评价影响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2年10月至2022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的中重度雄激素脱发患者4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评价微针联合治疗前后患者心理精神状态(DLQI量表、精神因素筛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患者精神心理因素阳性率从55%降至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QI总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针联合治疗能够改善中重度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对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的提高有明显影响。

    2025年07期 v.15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美容外科

  • ASCC 联合小颗粒脂肪移植用于中面部年轻化的治疗体会

    傅勇;丁立群;刘琳;张国辉;张海博;

    目的 总结应用脂肪移植对中面部老化进行治疗的经验,以期在今后应用中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方法 2020年3月至2025年3月,笔者对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美容医学部就诊的25例病例采用ASCC 联合小颗粒脂肪移植对中面部不同部位进行容量填充及改善肤质。结果 本组共25例患者,术后6个月效果稳定后对中面部年轻化效果满意度高达92%,中面部凹陷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针对中面部的衰老表现,应用ASCC 联合小颗粒脂肪移植可矫正容量变化,改善中面部凹陷情况及改善肤质,达到中面部年轻化的目的。

    2025年07期 v.15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 自体脂肪面部填充联合面部除皱术用于面部年轻化中的美学效果观察

    杨森;孟庆鹏;赵丽;

    目的 观察自体脂肪面部填充联合面部除皱术开展面部年轻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于郑州欧华医疗美容医院接受面部年轻化治疗患者8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取面部除皱术治疗,观察组41例采取自体脂肪面部填充联合面部除皱术,对两组美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后,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双侧颧点间距更长,瞳孔点至鼻唇沟与瞳孔垂线交点距离、ABC弧度更低,水分、弹性评分更高,暗斑、油脂评分更低,面部松弛分级量表评分与、中面部容积量表评分相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面部美学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脂肪面部填充联合面部除皱术用于面部年轻化中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面部美学数据,改善面部肤质,也能提升饱满度,患者满意度高。

    2025年07期 v.15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 面部SMAS筋膜除皱术复合面部脂肪抽吸术的临床观察

    刘全茂;蔡薇;

    目的 比较面部SMAS筋膜除皱术复合面部脂肪抽吸术与传统单纯面部SMAS筋膜除皱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北承德玥莱美整形医院收治的54例中重度面部皮肤松弛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行传统单纯面部SMAS筋膜除皱术)与观察组(27例,行面部SMAS筋膜除皱术复合面部脂肪抽吸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肿胀恢复时间、除皱效果、长期效果(效果持久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4.0±0.5)h短于观察组(4.5±0.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肿胀恢复时间(12.9±5.85)d短于观察组(15.8±8.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观察组在改善口周隆起(0 vs 55.55%)、效果持久性(11.1% vs 37.0%)及患者满意度(96.3%vs 51.9%)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面部SMAS筋膜除皱术复合面部脂肪抽吸术,可有效改善面颊和口周脂肪堆积,提升面部皮肤平整度与紧致度,延缓面部皮肤松弛进程,效果更持久,美学效果更佳,患者满意度更高。虽然手术时间及术后肿胀恢复期略长,但整体是面部SMAS筋膜除皱术的理想优化术式,值得推广。

    2025年07期 v.15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 美容缝合术联合A型肉毒素预防面部外伤术后瘢痕的效果及机制分析

    刘晨阳;任书信;

    目的 探讨美容缝合术联合A型肉毒素预防面部外伤术后瘢痕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5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面部外伤患者为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美容缝合A型肉毒素)与对照组(美容缝合联合硅凝胶)。比较两组瘢痕防治效果、疼痛评分、血清指标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瘢痕防治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拆线后3个月两组瘢痕疼痛评分低于拆线当天,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拆线后3个月两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低于拆线当天,骨成型蛋白7(BMP-7)高于拆线当天,且研究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拆线3个月后瘢痕VSS评分及满意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容缝合联合A型肉毒素预防面部外伤术后瘢痕的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刺激,提高其满意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BMP-7有关。

    2025年07期 v.15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 切开重睑眶隔后壁反折处固定成形术的临床观察

    夏海曾;陈星;夏海丽;王江允;

    目的 探讨眶隔后壁反折处固定在切开重睑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泉州市丰泽东大医疗美容门诊部收治的112例求美者。采用眶隔后壁反折处与切口下唇眼轮匝肌、切口下唇皮肤、切口上唇眼轮匝肌、切口上唇皮肤等弹性良好的软组织缝合固定,观察重睑的临床效果。结果 112例切开重睑眶隔后壁反折处固定成形术,术后109例双侧重睑线条流畅对称,重睑宽窄适中,无明显瘢痕,重睑下唇无凹陷及皱褶,为满意或者基本满意,3例求美者为不满意(1例右侧重睑线消失、1例双侧重睑对称度不满意、1例上睑臃肿改善不满意),均2年内在本院修复后满意。结论 切开重睑眶隔后壁反折处固定成形术在切开重睑术中效果稳定、术后重睑自然接近于生理性重睑,无僵硬感等优势。

    2025年07期 v.15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整形修复

  • 自体肋软骨应用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术效果分析

    郭旭伦;张正文;杨卓凡;周雅;

    目的 对自体肋软骨在小耳畸形耳再造术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自体肋软骨应用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中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 选取2022年2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就诊于河南整形美容医院,确诊为先天性小耳畸形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00人,均行改良直埋法耳再造术(Nagata法)。从术后效果、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维度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100例术后效果评价中满意62例(62%)、比较满意33例(33%)、不满意5例(5%),总体满意度为95%。术后患者满意度评价中,满意例数47例(47%),比较满意32例(32%),一般13例(13%),不满意8例(8%),总体满意度为92%。自体肋软骨术后并发症发生6例(6%),其中耳后血肿2例(2%)、感染1例(1%)、局部皮瓣坏死2例(2%)、耳支架外漏1例(1%)。结论 自体肋软骨耳支架应用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作为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术的首选支架材料。

    2025年07期 v.15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 整形美容缝合技术在急诊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

    廖治国;张立;杜洋;

    目的 探讨整形美容缝合技术在急诊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6月至2025年3月,选取在长沙经开医院急诊外科行急诊整形美容缝合的9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在手术前及术后 3 个月的生存质量情况总评分、疼痛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术后 3 个月的生存质量总评分、疼痛情况与术前差异显著(P<0.05)。90例患者中的随访均一期愈合,均无伤口感染、裂开、明显瘢痕增生等情况,无功能障碍,无须进行二期修复,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患者满意度100%(90/90)。结论 应用整形美容缝合技术在急诊面部创伤治疗中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2025年07期 v.15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 皮片移植联合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面部基底细胞癌术后修复中的应用

    刘桂明;周鹏;胡伟芳;

    目的 探讨皮片移植联合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在面部基底细胞癌术后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5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120例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皮片移植)与研究组(皮片移植联合A-PRF)。比较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瘢痕评分、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术后7 d皮片存活率、术后21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95.00%、93.33%,高于对照组的78.33%、75.00%(χ~2=7.212,P=0.007;χ~2=7.566,P=0.006),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两组瘢痕评分量表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皮片移植联合A-PRF可促进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术后愈合,恢复患者的面部形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5年07期 v.15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 改良式冲洗辅助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王春城;李万华;李磊;

    目的 探讨改良式冲洗辅助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兰考第一医院就诊的60例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改良式冲洗辅助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分析患者敷料平均持续时间、注射器冲洗次数、敷料更换次数、创面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0例难愈性创面患者敷料平均持续时间为(10.14±1.56)d,注射器冲洗次数为(4.18±0.95)次,敷料更换次数为(2.09±0.82)次,创面愈合时间为(16.63±3.85)d。治疗前,VAS评分为(6.04±1.06)分,治疗7d后为(3.02±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结论 改良式冲洗辅助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具有较好效果,可延长敷料使用时间、减少冲洗和敷料更换次数,能缓解患者疼痛,对加快创面愈合有积极帮助。

    2025年07期 v.15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 负压封闭式引流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冲洗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

    杨浩;杨正兵;王祖旭;

    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式引流(VSD)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冲洗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雅安市人民医院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60例难愈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VSD联合rb-bFGF治疗)和对照组30例(VSD治疗)。比较二组静脉血炎症指标、肉芽组织生长速度、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后,二组静脉血炎症指标、肉芽评分、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01)。观察组机体炎症反应及疼痛较对照组减轻(P<0.05)。观察组肉芽组织生长较对照组快,肉芽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联合rb-bFGF凝胶冲洗治疗难愈性创面疗效确切,可以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缓解患者疼痛。

    2025年07期 v.15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 早期功能部位整形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的效果观察

    侯鹏举;曹建红;范鑫;孙浩;

    目的 分析深Ⅱ度烧伤患者应用早期功能部位整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2月至2023年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医治的10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治疗+关节功能锻炼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早期功能部位整形术+关节功能锻炼治疗的53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关节功能、炎性反应[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瘢痕状况、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8.11%高于对照组8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24周、48周,研究组瘢痕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48周,研究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66% vs 4.2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Ⅱ度烧伤患者应用早期功能部位整形术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瘢痕评分和疼痛评分,减轻炎性反应,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2025年07期 v.15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 持续性皮下负压引流术控制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观察

    范严君;申丽香;王建新;王岭娜;王晶晶;吴贝贝;段晓娟;

    目的 探讨持续性皮下负压引流术对促进腹部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以2023年6月至2025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持续性皮下负压引流术治疗。分析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切口甲级愈合率、住院时间以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和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变化,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47例患者共检出5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61.82%),革兰氏阳性菌21株(38.18%)。负压引流时间为(11.07±1.86)d,每日平均引流量为(7.12±1.45)mL,换药次数为(4.87±1.15)次,切口总愈合时间为(14.82±1.69)d,住院时间为(17.15±2.92)d。治疗前,47例患者白细胞计数为(18.13±1.49)×10~9/L,治疗7d后为(9.05±1.1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84.3±1.29)%,治疗7d后为(68.89±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反应蛋白水平为(47.79±3.85)mg/L,治疗7d后为(19.98±2.0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为(5.29±1.08)分,治疗3d时为(3.09±1.12)分,治疗7d时为(1.86±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64%。结论 持续性皮下负压引流术在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中应用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控制感染,促进切口愈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2025年07期 v.15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超薄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胫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黄亦鑫;王文洁;李秋晨;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超薄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胫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就诊的60例胫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超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治疗。记录患者敷料更换次数、引流时间、日平均引流量、皮瓣移植后创面愈合时间和皮瓣存活率,使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评估术前、术后3个月时的踝关节功能,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0例患者敷料更换(2.85±0.72)次,引流时间为(16.09±3.48)d,日平均引流量为(63.75±5.87)mL,皮瓣移植后创面愈合时间为(18.02±3.19)d,所有皮瓣均存活,皮瓣存活率为100.00%。术前,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为(37.29±5.14)分,术后3个月时,评分为(80.25±4.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超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治疗胫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疗效较好,患者术后皮瓣存活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2025年07期 v.15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口腔美容

  • 纳米复合树脂对前牙牙体缺损修复患者的牙周状况改善效果及并发症观察

    李亚伟;王晶;李健宇;

    目的 探究纳米复合树脂多层修复技术用于前牙牙体缺损修复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90例前牙牙体缺损修复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Z350 XT纳米树脂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Herculite Precis复合树脂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后的咬合力、咀嚼功能、美学效果、牙周状况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高对照组,各项美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11%,与对照组22.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0,P=0.157)。结论 纳米复合树脂对前牙牙体缺损修复患者的治疗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其中Z350 XT纳米树脂修复技术利于获得更高的咀嚼效率、整体美学效果和牙周健康状况,优于Herculite Precis复合树脂修复技术。

    2025年07期 v.15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 微种植体支抗钉结合力臂杆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关闭拔牙间隙的临床应用

    方月;林泉宏;李健;

    目的 应用微种植体支抗钉结合力臂杆治疗因下颌第一磨牙龋坏拔除需要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的患者,探讨矫治前后临床效果。方法 对24例15~25岁因下颌第一磨牙龋坏拔除的错合畸形患者采用微种植体支抗钉结合力臂杆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向前,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完成矫治。通过对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的测量分析,评价其治疗有效性。结果 24例患者实现下颌第二磨牙整体近中移动,没有发生近中倾斜或升高的现象,实现下颌第二磨牙代替第一磨牙行使功能,下颌第二前磨牙与下颌第二磨牙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接触,且它们之间的间隙得到完全关闭。结论 微种植体支抗钉与力臂杆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将下颌第二磨牙向近中方向移动,同时实现牙齿的整体移动,临床效果稳定可靠。

    2025年07期 v.15 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 Twin Block双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伴口呼吸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研究

    周玲;周慧;胡关举;郑娟珠;

    目的 探讨扩弓Twin Block联合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伴口呼吸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5年3月在珠海市口腔医院完成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1分类伴口呼吸错青少年患者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扩弓、Twin Block与直丝弓固定矫治。对照组行直丝弓固定矫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下颌骨、牙齿与上气道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SNA、ANB、U1-SN减小,Go-Co、Z-Angle、V总、S总、Smin增加(P<0.05)。治疗组SNB增加,ANB、Go-Co、S总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扩弓Twin Block双期矫治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伴口呼吸错(牙合)畸形可促进下颌生长,减少牙性代偿,改善上气道狭窄,疗效显著。

    2025年07期 v.15 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应用评价

    何梦莹;唐艺菡;张凤丹;

    目的 评估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不同矫治方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观察组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比上下切牙和磨牙位置指标、打开咬时间、排齐整平时间、复诊次数。结果 矫治后,观察组的SNA 80.18°±1.26°,较对照组的81.79°±1.91°偏低;U1-NA均值为15.50°±1.53°,小于对照组的28.13°±2.05°;而U1-L1均值为121.56°±7.53°,高于对照组的105.23°±7.73°;此外,观察组的U1-NA长度为3.12±0.74mm,相对较短(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打开咬(牙合)时间为3.99±0.74个月、排齐整平时间为5.18±1.23个月、复诊次数为16.51±2.25次,均低于对照组(t=8.827、6.420、4.957,P<0.05)。结论 在恒牙早期的安氏Ⅱ类1型错(牙合)矫正治疗中,运用传动直丝弓矫正术可获得显著疗效,且具有较高的矫正效率。

    2025年07期 v.15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医疗美容护理

  • 阶段性护理在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患者中的应用

    肖岩;李丹;李思蒙;

    目的 分析阶段性护理在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行调Q激光治疗的45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阶段性护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统计治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45例黄褐斑患者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共有5例患者出现治疗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结论 阶段性护理在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患者中的应用可取得良好效果,更有利于患者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治疗并发症发生有积极帮助。

    2025年07期 v.15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 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肿瘤术后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周阳;陈苗;高阁;

    目的 探讨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肿瘤术后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南阳市口腔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自体组织皮瓣修复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评价其围术期护理效果。结果 80例患者皮瓣成活率为95.00%(76/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5%(7/80),其中涎瘘2例,血运障碍2例,颈部血肿1例,淋巴瘘1例,感染1例;手术时间为(115.25±10.64)min,住院时间为(13.52±2.63)d;术后1 d、术后3个月均采用MDADI评分评价患者吞咽困难情况,术后1d,80例患者MDADI均分为(42.25±3.63)分,术后3个月MDADI均分为(64.25±6.25)分,术后3个月与术后1d相比明显升高(P<0.05);术后1d及出院前分别采用SDS、SAS评分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术后1d患者SDS、SAS均分为(45.75±3.53)分、(42.53±5.22)分,出院前两组SDS、SAS均分为(30.57±2.57)分、(28.33±3.56)分,出院前与术后1 d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皮瓣修复治疗的口腔颌面肿瘤术后缺损患者事实科学的五位数起观察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皮瓣成活率,改善并发症情况,促进术后康复,同时可改善患者术后吞咽功能,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2025年07期 v.15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 Hogan理论下情感交互护理结合精细化护理在rhEGF凝胶治疗浅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中的应用

    朱林;张静瑜;曾志红;柯志鸿;

    目的 分析Hogan理论下情感交互护理结合精细化护理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治疗浅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我院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临床收治浅II度烧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8例,分别采用精细化护理、Hogan理论下情感交互护理结合精细化护理,连续护理2周。比较组间心理状态[自我焦虑评估量表(SAS)、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LOT-R)]、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创面愈合时间、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分。结果 两组护理前SAS、LOT-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1周及护理2周后,SAS低于对照组,LOT-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VAS无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1周后VAS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2周后组间VAS评分无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5.93±0.79d)低于对照组(8.16±1.31d)(t=9.016,P<0.05);组间护理前NH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NH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ogan理论下情感交互护理结合精细化护理能缩短rhEGF凝胶治疗浅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疼痛程度、提升生活质量。

    2025年07期 v.15 14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 游离腕横纹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干预分析

    黄慧芳;李志欣;李翠萍;

    目的 探讨分析游离腕横纹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游离腕横纹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83例,均予以专项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结果 护理后患者皮瓣愈合优良率为98.80%。护理后患者发生感染1例,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1%(2/83)。护理后较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护理后较护理前的手指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满意度为96.39%。结论 游离腕横纹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接受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皮瓣愈合效果,减少并发症,并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疼痛程度,促进手指关节活动度恢复,且患者满意度高。

    2025年07期 v.15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综述

  • 富血小板血浆在白癜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骆睿;黄秀云;陈慕刁;刘晗;江艳;

    富血小板血浆(PRP)作为再生医学新兴治疗方法,在白癜风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整理近年来PRP治疗白癜风的相关文献,从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白癜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2025年07期 v.15 153-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附件的应用研究进展

    杭梦月;沈群;陈玉成;吴俊青;葛非凡;吴云芳;吴建华;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因其美观,舒适,便于清洁等优点,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该技术矫正牙齿需要使用附件,它是粘接在牙齿表面用于改善透明牙套的固位并获得精准的正畸运动的复合树脂突起,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不可或缺的辅助装置。本文通过对附件的类型、材料性能、设计以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上医师精准高效地应用附件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v.15 160-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读者·作者·编者

  • 《中国医疗美容》2025年稿约

    <正>1期刊简介《中国医疗美容》CN11-6007/R月刊,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学术期刊,邮发代号82-366。目前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本刊办刊着眼于医疗美容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新理论、新技术与临床经验相结合的模式推动医疗美容的稳步、健康发展,以百家争鸣为方针给予医疗美容工作者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刊登文章以近年重点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研究为主,辅助医疗美容工作者临床、科研决策。

    2025年07期 v.15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 下载本期数据